“不道德”的 Hysteria2 协议
因为 Xray 内核面板扛把子 3X-UI 作者宣布停更、Xray 内核长期以来不支持 TUN(而 v2rayN 的双核心解决方案在词元这儿不大能用),词元最近把服务端和客户端都换成了 sing-box。 要说 sing-box 的配置文件是真的好写,主要是它对 Xray 和 Mihomo 的写法都做了兼容处理,词元写惯了 Xray,转换过去没有压力,之前使用的 VMess、WS、TLS 和 CDN 的保险方案很快就转移过去了。 💡 如果您感兴趣,可以参考这个模板:chika0801/sing-box-examples,需要自行填写 UUID 和 Path,可以参考之前词元那则脚本搭建的博客。 但是今天词元不是要讲怎么把这协议迁移过去。毕竟,只要套上 CDN 且有最基本的加密,就基本不可能被封——原因不在于协议、特征什么的,而是 GFW 不会封禁 CDN 的 IP,“代价”太大。 词元想聊的是 Hysteria2,一个其实也不算很新的协议。 🤬 Hysteria2 是啥 Hysteria2 是一个以 UDP、QUIC 和 HTTP/3 为基础的协议。说它的技术本质,词元也搞不清(您可以去看看文档),但有几个基本特点是很好说清的: 🎭 伪装成 HTTP/3 流量,理论上来说比第一代 Hysteria 特征减少。但是很可惜的是,HTTP/3 和 QUIC 本身就是特征,尤其是在某些地区,运营商会干扰、拦截这些流量(俗称“Q 死”)。 📦 使用 UDP 包,且比普通 TCP 和 BBR 算法 TCP 的丢包重发策略更激进: 普通 TCP 在丢包率高时,将其等同于“带宽小”,减速发包。 BBR 算法 TCP 在丢包率高时,以维持带宽稳定为目标,加速发包。 Hysteria2 则主动“抢占”带宽,按 Brutal 算法增加包的数量,尽力达到用户设定的带宽。 ☁️ 不能套 CDN,主流的 CDN 几乎没有支持 UDP 这种“暴力”的包,何况支持 HTTP/3 的 CDN 也很少。 第二点导致了很多争议,因为 Brutal 算法在努力达到用户设定的带宽时,有可能出现多倍发包的情况,而这在流量高峰期会导致网络更加拥挤。Hysteria2 和 Xray 开发者各执一词,前者认为这只是达到运营商和用户签订的“流量协议”的一种手段,而后者认为这会导致骨干网更加拥挤,影响其他协议的用户。 ...